当前位置:食谱菜谱图片大全-儿童食谱-孕妇食谱-食谱养生养生破解高血压防治用药五误区
破解高血压防治用药五误区
2023-11-1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显著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因此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然而很多高血压患者在降压过程中不能坚持科学治疗,陷进误区,从而给自身健康带来了伤害。 误区1、血压高于正常值但无症状,不用吃药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一旦并发心脑肾等脏器严重损害, 即使采用强化心血管药物治疗,维持血压在正常水平,但患者总体心血管危险性仍然是高的。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应该强调早期降压。 误区2、血压正常后就停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经药物治疗血压降至正常后,便认为高血压已经“治愈”而自行停药,血压必然会再次升高,于是不得不再用药降压。 结果导致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影响心脑肾等脏器供血。因此有高血压病的病人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误区3、血压降得越低越好 有些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以为血压越低越好,常擅自改变医生治疗方案,结果血压大幅度下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甚至并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这种情况尤其在老年人为甚。 2009 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的高血压指南的再评价指出,基于现有证据,将所有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设定在 130-139/ 80-85 毫米汞柱范围是合理的, 并在这个范围将血压尽可能降低。血压继续降低是否会对患者产生有益影响尚期待更多研究证据。 误区4、药物越贵越好 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才是患者获益的根本保障。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显示不同降压药物在降低心血管总体风险或特定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如卒中、心肌梗死)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仍然建议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钙拮抗剂(CCB)及β-受体阻滞剂均可用于抗高血压的初始与维持治疗。每种药物均有其各自的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在临床实践中应依据循证医学证据进行选择。 误区5、单纯依赖药物,忽视生活调节 1995 年世界高血压联盟的《维多利亚宣言》着重提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及心理健康,为人类心脏健康的四大基石。2007 年世界高血压日主题即为---健康膳食,健康血压!2009 年再次提到膳食:“盐与高血压:两个无声杀手”。足见饮食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因此,强调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防治非常关键,包括减少钠盐摄入,注意补充钾和钙;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等。